Friday, November 18, 2011

我們的悲情城市



重看《悲情城市》,仍是感動。

《悲情城市》講述台灣的「二二八事件」,抗戰勝利,日本撤難台灣,陳儀部對進駐之後所發生的事情。「二二八事件」是國民政府的禁忌,一直都不想去提起,對於台灣人,更加是不想憶及的往事。直至八十年代中期,國民政府對電檢都非常嚴厲,一有反對國民政府的聲音,就會遭到禁播。而《悲情城市》正好描述了那一個國民政府不想提起的動盪、悲情的時期。

侯導的《悲情城市》中,沒有強烈的控訴,而是默默的、靜悄悄的去呈現時代的憂患,時代變遷底下百姓的命運。作為一個中國人(?),面對戰火、國家的分裂、時代的洗禮,百姓究竟是如何去生存? 時代的洗禮從來都毫不留情,梁朝偉(當時梁朝偉還未煉成似要電死人的眼神,不過就已用眼神去演戲了)飾演的老四,於小時候從大樹掉下,以至聾啞,但最後都被國民政府抓起來,不知下落。電影到最後,仍能保住性命的,就只老三,但他從獄中出來後,就已經神智不清了。

老大陳松勇道出的一句「我們本島人最可憐,一下子日本人,一下子中國人,眾人吃,眾人騎,沒人疼」,這不也是我們香港人的命運嗎? 香港一路走來,有過暴動、有過鎮壓、經歷過八九民運的打擊、數次金融風暴、沙士、廿三條等等,而九七殖民政府離開之時,大量香港人移民,沒移民的也申請BN(O)作一個保障,如今回歸已超過10年,我們的身份我們自己仍沒法確定,我們會說自己是British Nation(oversea)嗎? 我們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嗎? 而「香港人」這個身份,面對內地各種的壓力,我們又可如何為保留香港的獨立性而周旋到底?

我們香港何時才可拍出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《悲情城市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