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une 29, 2010
Sunday, June 27, 2010
不是要說甚麼,而是真的認為自己不適合工作 (喂!有誰會大大聲的說自己適合工作的嗎),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也認為SI的是不適合工作呀,我是拜SI的呀。一工作,整個人就像沒甚麼input,當然地不會有甚麼output,這是令人最痛苦的,沒有outupt呀! 人生如何過 ! 日子如何過! 文字也好圖像也好.. 甚麼也好,沒有output,就像... 身體內有些不屬於自己的,正在身體不段游走尋找一個破口衝出來。或者說,「想嘔又嘔唔出」,這應該比較簡單貼切吧。工作在身(心),身心都會疲勞得很,下班後,腦中閃過的是工作,而不是創作,這不是一個痛苦的人生嗎? 想找時間靜下來想想,畫個畫,找一天靜下來,出外拍個照,奈何又只在床上看書、看戲、休息,白白的又過了一天假期,第二天又上班去,一個又一個的循環,想要打破,想要衝出困局,來一點新衝擊,來一點笑與淚。到何時才可以擺脫得到這困局,要到死的那一天嗎?
Thursday, June 24, 2010
Carrie 加油 !
剛畢業的友人 F,找到了工作,還要是她一向以來的 Dream Job,很是替她高興。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已是「恨咗好耐」的工作,跟自己的路很不同,不過她從來都是幸運的一個。
工作將會要面對的問題,是預料得到的,不過只說句「加油」及「always support you」已足夠了,朋友不就是這麼嗎 ? 真的,她開心,她高興就已足夠了。
Tuesday, June 22, 2010
原子彈
IFF 前同事 L 一早就投來一個原子彈 !
好過份呢! 也帶我走,帶我走呀 ! 這難道不是幸災樂禍嗎 ? 難道不是沒人性冷血的表演嗎 ? 不是一般的打擊,根本就是一個原子彈呀 !
一個email 沮喪了的卻是一整天呀...
好過份呢! 也帶我走,帶我走呀 ! 這難道不是幸災樂禍嗎 ? 難道不是沒人性冷血的表演嗎 ? 不是一般的打擊,根本就是一個原子彈呀 !
一個email 沮喪了的卻是一整天呀...
Friday, June 18, 2010
Wednesday, June 16, 2010
SATC

6月11日, 百老匯電影中心, 9:50PM, 友人fan、sam、celine、pam及fan之男友9, Sex and the City 2
無疑SATC是應該跟友人一起去看的,雖然我們錯過了SATC 1,但我們沒有再次錯過。跟友人去看SATC,感覺特別sweet,看到畫面中的6月11日,1986年,更令我們覺得,選今天過個日子沒有錯,Sex and the City and Happy Friday。
走進電影院,期待的不是一套電影,而是去跟老朋友見個面,聚聚舊,不要問我電影好不好看,你會問一個跟老朋友見面的人聚會好不好看嗎? 看見他們開心了,找到了跟自己的一個相處方式就好了。有時候,我們都總能從她們的身上找到自的影子,可能是明顯地投射到她們身上,也有可能是暗地裡產生投射。銀幕中四個人的成長,好像也告訴你,人終究會成長,花了6個season,2套電影,她們成長了,但成長了的同時亦保住了自我,她們跌蕩過迷失過後成長,而感覺就像當你迷茫的時候,會記起,有四個new yorker跟你都迷茫地成長過...
Sunday, June 6, 2010
廿一,六四
photo by Luna
六四,廿一週年,十五萬,今年大家仍在。
八九六四究竟是甚麼一回事,如果去問問當今的九十後,終究很難會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,香港的教育,本應好好教育下一代何謂六四,但卻沒有。不過沒所謂,終有一天,他們會自行去尋找出答案的,正如當年的我。
這麼多年了,一個所謂的強國,卻沒有強國的胸襟。到今時今日仍對民運人士打壓,仍然不斷的去抹殺六四的真相。打壓不斷,貪污不斷,著眼的只有當前的利益,這麼多年... 從來沒有一絲的進步,甚至退步了... 一個所謂的強國,沒有認錯,沒有承擔責任的胸襟。可恥!當年的愛國學生,卻被換來中國政府冠上歹徒的稱號,所謂愛之深恨之切,他對國家的感情,在歷史中,在血染的旗幟中已說明了一切。
六四到了今時今日,已成了一種精神,一種標誌,標誌著勇氣,標誌著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心,標誌著那一段學生用血換來的歷史。再多的抹黑都已改變不了八九六四對人民象徵性。「人民不會忘記」、「不想回憶,未敢忘記」。
今年,香港政府對六四的打壓,警方以娛樂條例強搶紀念六四民主女神像及六四浮雕,我不知道,甚至害怕香港將來會變成怎樣... 我不知道我們還可以在維園悼念六四多少年... 但我知道路雖然遙遠,但我們不會放棄、會堅持到最後...
「毋忘六四、平反八九民運」
P/S: 那天的一句「我認為應該多關心社會」,我知那天你不是要說給的我聽,而且亦沒有任何動機,但,卻植根於我的心,卻當頭棒喝我,令我清醒過來,令我知道我要關心的,不應只是自己,謝謝你的那一句話。
Friday, June 4, 2010
打‥擂台

《打擂台》電影節同事 L 的心水之選,某天她回來後大喊《打擂台》很熱血,很喜歡很喜歡的說。
看畢電影,果真不俗。真的是熱血之選。
電影亦有如它的宣傳語句一樣「有笑、有淚、真好嘢」,電影的演員如梁小龍、陳觀泰、泰迪羅賓等都是七十年代的巨星,他們在戲中所演的七十年代有名拳師的徒弟,但自師父昏迷不醒後,拳館亦一厥不振。
從電影中所感受到的,不是功夫片的鋤強扶弱,亦不是那些「經過一番努力後,終於打敗壞人,再成為拳師」的情節,而是苦練過後,還是三腳貓功夫,面對強敵,當然是不會僥倖的得到勝利。雖然都是違反了舊式武打片的情節,但現實不正活脫見是這樣嗎?
沒有拳師是永遠都好打的,拳怕少壯,但一個堅持,那怕是時不與我,那怕是年輕不再,只是握緊拳頭,就可以打出去,打出一條自己的路。我們這些八十後,被受批評,我們也該如戲中羅新師父所說的,「握住這個拳頭,就要打出去」、「一係就唔打,要打就要贏」,要贏的不是對手,而是自己。
Tuesday, June 1, 2010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